招商引资:经济快速发展新“引擎”————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成就回眸之三
9月的娄底,秋意渐浓,激情正酣。走进娄底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,随处可见高耸的塔吊,忙碌的大货车,一派大建设、大发展的繁荣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。
汽车板电工钢、三一重工、电动汽车、雪花啤酒、东皇影视、国产实业……一个个大项目就好比一根根桩,深深地扎进了娄底大地,为我市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,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。自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,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.82亿美元,内联引资390.68亿元,其中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1.62亿美元,增幅排全省第二位,内联引资110.4亿元,引进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,有力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,培育了新兴产业,壮大了产业集群。全市大力促进外贸,“十一五”期间进出口总额达46.1亿美元,其中2010年达14.4亿美元,总额排全省第四位,增幅排全省第二位。全市有效深化合作,5年间新签合同额4100万美元,外派劳务人员3175人,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3家,优势企业逐渐走出国门,充分利用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实现自身发展,带动劳务输出。今年以来,我市组团参加了湘苏、湘浙经济合作活动并成功签约2个项目、引进资金2.8亿元,邀请考察团55批、288人次来娄考察洽谈,汽车板电工钢、电动汽车、雪花啤酒等主题工业园正加速形成。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声势和力度,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跃。 事实证明,招商引资俨然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。
围绕扩大开放,全面促进“三外联动”、“三车并驱”,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与实施,为娄底经济再次腾飞注入了生机与活力。筑巢引凤,“凤”的多少,往往取决于“巢”的优劣。只有让软环境“硬”起来,才能真正形成招商引资的“集聚效应”。
观念一新,万两黄金。娄底这方热土,不仅吸引了三一集团、海螺集团等一批大企业的投资,招来了留美回国的博士后和清华大学的博士,开发了国内尖端的化工产品,拉长了涟钢的生产链,还引来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客人,一大批台湾、香港的企业集团纷纷把巨资投向娄底。招商活动好戏连台。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,由市委书记林武,原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张硕辅等市领导带队,我市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四届“中博会”、“港澳洽谈周”、“湘商大会”,成功举办了第三届“青春娄底·湘中之光”经贸洽谈会。承办了“湖南省第一届(第二届)农业机械、矿山机械、电子陶瓷博览会”等大型招商引资活动。在“港澳洽谈周”期间,我市一周之内分别在深圳、广州举办了两场招商活动,引资73亿元人民币,6.28亿美元,外资引进额排全省第三位。我市与华菱安赛乐米塔尔签订的130亿元汽车板电工钢项目,创下我市单个项目引进资金之最。第三届“青春娄底·湘中之光”经贸洽谈会上,共签订金融战略合作项目1个,授信总额120亿元;外资项目8个,投资总额5.8亿美元;内资项目63个,投资总额77.45亿元。
在“引进来”的同时,娄底坚定地迈出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娄底企业如何突围,观念一变天地宽,思路决定出路。市委、政府抢抓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契机,市领导亲自带领企业赴东盟考察,在国外组建商会,组织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学习培训,召开“2011走进东盟——娄底先锋企业座谈会”,坚定企业“走出去”寻求发展的信心。继去年娄底德胜能源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在瑞典设立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”成为我国首个进驻国际新能源及环保技术市场的企业后,娄底目前有15家企业走出国门,先后在东盟、欧盟等国家投资办企业,寻求新的发展,总投资3340.78万美元。“走出去”还得引进来。世界商贸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娄底设有2家分店,三一重工、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、华润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来娄投资,仅今年1至7月,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就有6家,投资总额达16095万美元,外商投资娄底初显“洼地”效应。截至8月底,全市进出口总额 142360万美元,1-7月机电和高新技术引进就达17520万美元,占进口总额的12.3%,创历史之最,进出口总额跻身全省第一方阵。
开放型经济的日新月异,促进了娄底经济的快速发展,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产业招商、园区为载体的开放型平台,用优势产业招商,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理,沿海产业转移纷纷看好娄底,兴昂、荣诚鞋业先后落户双峰,“三一”凤还巢在娄底建立液压油缸、新材料两个基地,安赛乐·米塔尔汽车电工钢板扎根娄底经济开发区。娄底正以开放的步伐稳健走向国际国内大市场,开放型经济正成为娄底经济快速发展的新“引擎”。
- 上一篇:娄底市世博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2010/11/9
- 下一篇:娄底市城投集团娄星北路综合楼主楼整体成功招租 2016/3/11